進入內容區塊

新北市中和區公所

  • FB
  • line
  •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地理環境

位置概述
  中和區位於台北盆地西南隅,約於東經一二一度二六分至三一分、北緯二四度五七分至二五度0一分之間,南依橫路里鹿寮山地與新店區為界,北濱新店溪(跨華中橋與台北市相通),東連永和區,西接板橋區與土城區,面積為二0.二九四平方公里,中和區現有九十三里,大多密集在東北邊與永和區交接處,鄰近永和區的里面積都較小,而南邊的里如橫路、灰磘、內南、錦和等里的面積都較大。 地形地質中和區在其南端較有高低起伏之地形變化,有橫路里、鹿寮山地雄峙界上,惟高度最高才海拔三百餘公尺,為丘陵及礫石台地地形,而北部地形則起伏不大,為沖積平原,整體觀之中和區呈南尖、北寬略似秋海棠葉之形狀,且南端地勢高,漸次向北低下。
 
丘陵
  丘陵地占中和區百分之三十,多為南北走向,屬清水坑山塊,坡度陡峻、侵蝕劇烈,多呈單斜山脊地形,在一百公尺以下者多屬山腳低丘台地,坡度較平緩。
 
山脈
  本區山脈屬番界山脈,自新店區內之四城山直走土城區及新店區界上而進入本區南界。跨橫路里與新店區及土城區上,起峰高三百三十餘公尺;由此向西北漸次低下可分三支:
 
  1. 西支:自橫路里沿本區與土城區界西北行,再起峰約一百八十公尺。再北入本區灰磘里與土城區界,連起數小峰,北向漸次低下,均約一百公尺上下。由此北逾連城路,至嘉穗里已為礫石台地,起一小峰,曰四十張犁山,高僅六十公尺。再向北,突入台北盆地,盡於積穗里,又於礫石台地上起一小峰圓銳,故曰外員山,高僅五十五公尺。
  2. 中支:由橫路里北向至錦和里界上,起峰一百八十公尺,曰擺接山;因建圓通寺於其地,區民或呼曰圓通寺山。在北至錦和、內南、外南三里界土又起峰一百七十一公尺。再北突入台北盆地,盡力行里,起小峰曰員山腳山,高僅四十公尺。
  3. 東支由橫路里沿本區與新店區界東北向,至橫路里與內南里界上,起峰三百零二公尺。再東北漸次低下,至頂南里與新店區界上,起一小峰約一百八十公尺。再東北經華南,東南、崇南、景南、秀峰諸里與新店區界上,連起數小峰,均約百公尺。由此東北向入秀山里界,伸入台北盆地,傍新店溪左岸,起小峰,孤拔挺秀,曰尖山,高九十公尺。
 
河流
  本區南部,山峻勢急,暴雨來時,山腳溝壑多形成山澗,水勢湍急;然天旱時僅剩涓涓細流,不久即乾涸,未具常流河型態;惟本區西北界上之新店溪,素稱台北地區之大河。除此之外,僅貫穿本區南北之南勢角溪及本區與永和區界上的瓦磘溝略具河流型態。茲將中和區的三條主要河流分述於下:
 
  1. 新店溪:新店溪流經新北市新店區而得名。新店溪河床比降為千分之二三.二五。新店溪包括南勢溪及北勢溪兩支流。兩溪均迂迴於山谷之間,至新龜山會合後始稱新店溪。
  2. 南勢角溪(南山溝):發源於本區之橫路里,東北行約一公里餘,至內南里界有番仔壁清匯入,即稱南山溝,再流一公里至壽南里界,漸折而向北,約一公里半,至外南里界;經和興、新南等里,又流往漳和里。後略折而西北向,約半公里左右,有小水自廟美里來會。由此再北,乃東向成一大彎曲;再折而東北,共一公里,至中原里界;有小水自中原、廟美二里界上來會。由此東北向,再半公里,瓦磘溝自永和區來會;而注入新店溪。本溪共長八公里,貫穿本區中部,為本區較大之山溪。
  3. 瓦磘溝(原潭墘溝):發源於本區秀山里之尖山腳,西北向約一公里,走永和區與本區界上,曲折西南行,約半公里,入本區界;循安和及泰安兩里南界,在曲折西北行,約一公里,至本區枋寮里與永和區界上,略轉正北向,又約一公里,至瓦磘里與永和區界上,折而西北行,約一公里左右,注入南勢角溪;流域全長僅四公里山溪。
 
平原
  本區北部皆為沖積平原,因沖積層的不同亦微有起伏,其面積占總面前之半,而平原之地勢自西南向東北漸次低下,有顯著之不同面。 位於東北部之沖積層,如安樂、中安、安平等里,海拔僅十餘公尺,再北入永和區之舊溪洲地區,其高度更低。位於本區西北及西南之老沖積層,則較新沖積層約高三公尺左右。此老沖積層,東起自今秀山里,西止於瓦磘里,總括瓦磘溝以南,本區平原地區各里,及各地山村。其新沖積層,位瓦溝之安和、泰安、安樂、中安、安平等里,均位於瓦磘溝以北,此新舊沖積層平原,以瓦磘溝為分界,即為遠古老河床之地形。 本區平原地形之構成,乃一典型滄海桑田變遷所致。昔日整個台北盆地地區為一低窪地區,上游諸水乃匯流其中,在向西北方流入大海,後來因為大屯火山發生爆發,出口被堵塞,長期積水而形成一廣大的內陸湖泊。本區現今之平原地區,當時即沉在湖底,此即地質史上所稱的台北湖時期,其後由四周大小河流沖刷而流入的泥沙,逐漸淤積而將湖底填高,而湖西側為火成岩較弱部分(在今之台北關渡口一帶)經長期侵蝕,終被水流切開,湖水因而洩入大海,湖底逐漸乾涸,而成今日之台北盆地,此即地質史上所稱的老沖積層,木區較為肥沃的老沖積層,即為古老湖底之南緣位置,當時湖水宣洩後,平原上仍有許多河流,沖積作用持續進行,乃形成若干沙洲,因不斷堆積逐漸昇高,河床隨之外移,新沙洲繼續生成,終成堆積平原,其生成時期愈早者地勢愈高,所以本區地形由南向北坡度緩緩下降,故可言此新沖積層的變化,乃因古代新店溪的流路所形成,本區新舊沖積層之帶狀、瓦磘溝低地,即為當時新店溪水流經,後因逐年淤積,河道漸漸北移,而造成現在的河床位置。
 
土壤
  本區北部平原地帶多是沖積土為淺灰色土壤及淺橄欖灰色土壤粘土,南端地勢較高之丘陵大都為石質土,小部分為灰化黃壤;在殘餘礫石台地及山麓低丘多為黃紅壤及棕紅壤。 本區土壤之形成,丘陵地區係受灰化作用與紅壤化作用之混合影響;高處則灰化程度較深,而低處則以紅壤作用為主。其平原水稻田之剖面發育,則為灰粘化作用之影響。因氣候、地形、地質、成土時間及人為等因素交互影響,所有剖面發育均不標準,僅其不同深淺之傾向。 根據成因及剖面型態的不同,將中和區的土壤分類簡述如下:
 
  1. 石質土
    本區南部山區,如橫路里、內南里,地勢陡峭,稜谷縱橫;除零星散佈於緩坡或少數梯階水田外,大都山崖遍布,土層極薄,不宜耕種。造成本區山脈之疏鬆砂岩、頁岩,在此濕熱氣候下,本易風化成土,但因坡度太大,地面又近於裸露,沖刷力量超過風化速度,使土壤無法堆積,故土層剖面無良好發育。
     
  2. 灰化黃壤
    本區石質土之下,紅壤之上,如灰磘、嘉穗等里,地勢較為平緩之丘陵中部,往往有灰化黃壤之存在,其生成原因頗為複雜。黃壤本為濕熱氣候下紅壤化作用之產物,其與紅壤成因之主要區別,在於土壤溫度較高,一部分氧化鐵起還原作用,故土心每表現奶油黃色,此種轉變或由於氣候、地形,而母岩亦有莫大關係。 本區由砂岩、頁岩風化而成之黃壤,多壤砂至砂壤性,疏鬆易於滲透,故色澤比較均勻。因生長闊葉林及雜葉林,枯枝落葉之腐爛,乃發生微度至中度的灰化作用,有清晰之發育層次。
     
  3. 黃紅壤
    台灣丘陵地帶,氣候暖熱潮濕,似為紅壤化作用進行之理想區域,但事實並不如此。因台灣溫度較標準之磚紅壤為低,而雨量過高,無顯著之乾濕季節,尤以北部為甚。故丘陵土壤發育,雖有紅壤化作用之趨勢,但灰化作用也同時進行,為氣候條件造成的,因此礫石台地之厚層紅土,部分土壤學者疑其為地質時代之產物。 本區台地及山麓低丘之紅壤,皆呈微度灰化現象,如嘉新星、民安里等處,以成土母質及地形之不同,其性質也有差異。 發育於殘餘礫石層台地者,因受長期侵蝕,土層甚薄,多為棕黃色,質地中等,呈強酸性反應,故地方貧瘠。反之,發育於山麓低丘者,多為棕紅色,質地較粘,土層亦較厚,有機質含量高,收縮性大,多呈中酸性反應,此為山麓低丘,多自成凝灰岩或凝灰岩砂頁岩,含鹽基如鈣、鎂、鉀等比較豐富,繼續風化,新物質不斷供應,故肥力較優。
     
  4. 棕紅壤
    棕紅壤多分布於本區丘陵邊緣,如灰磘里、東南里、景南里、崇南里,尤以南勢角兩側山麓突出部分及灰磘、牛埔附近之低丘最常見。此等地帶為本區凝灰岩露出之中心,大都已墾為梯田,種植旱作或水稻。因地勢較低,成土物質較新,灰化作用甚不明顯。
     
  5. 凝黑色石灰岩土
    本區山腳附近,如中興里、橫路里、力行里等處,低丘及由頂南勢角向南進入橫路、鹿寮大道右側山坡,間有小片黑色土壤,其性質頗似黑色石灰岩土。因其發育於石灰性之凝灰岩上,且以其面積過小,在農業上無多大價值。
     
  6. 老沖積土
    新店溪於本區北部附近,微呈東南流向西北,在東北面繞一大彎,因而形成本區與永和區間之新舊沖積平原。依地勢及舊河床遺跡推測,今日新店溪在東北面形成之大彎,乃為河道數度遷徙之結果。較老之河床,即為今日瓦磘溝,此一低地為本區新舊沖積土的自然界線。 老沖積土大都質地粘重,肥力良好,為本區最佳之水稻田,因其澱積成土時間較久,墾種又早,故剖面發育亦較優,具顯著層次。以排水較差之低平水稻田,其剖面下,每有一潛水灰粘層存在,但以地形及母質來源之不同,其性質也有差異,尤以接近山麓及老河床邊緣部分受新沉物質攙雜影響為甚,其主要分布在中原里、碧河里、平河里、員富里、員山里、瑞穗里、民生里、自強里等處。
     
  7. 新沖積土
    分布於尖山腳及枋寮間之老河床之東北方,絕大部分在永和區。其在本區,僅有舊潭墘地區之中安、安平、安樂、安和、泰安等五里及秀山里尖山腳一帶,與中原、瓦磘二里之濱河低窪地區。 本地區以微域地形變化,沉積之先後以及利用之不同,土壤性質亦頗有區別。除西南地勢較高之處,而沉積時期較早之水稻土已具化雛型外,其餘沉積時期更新之土壤,僅有沉積層次而無發育特徵,因其成土時間較短,受氣候、植物及灌溉水等影響上少之故。
  • 瀏覽人次:5783 人
  • 更新日期:2021-01-08